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】打造青春“暖心家园”,助力青年建功立业

一、聚焦人才招引培育,打造青年成长“暖心摇篮”

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团市委始终把青年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通过构建多元化协作平台与系统性资源整合机制,为青年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。


图片
图片



在平台搭建方面,团市委结合“产业链上团旗红”行动,实施“青企成长计划”,以栖霞市乡村好青年联盟和栖霞市苹果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团工委、青工委为抓手,重点打造“青年之家”“青春社区”“青年电商基地”等团属阵地,联动鑫威科技、博士达、华毓中医药、中惠农业等企业建立6家“一镇一主题”乡村青年人才实训研学基地,筑牢青年培育成长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。


图片
图片


在资源整合方面,开展青年人才回引工程,积极对接高校、企业和社会组织,构建“政校企社”联动机制,联合市委人才办、市人社局举办“青鸟计划·就业服务季”暨2025年栖霞市“春风行动”现场招聘,赴鲁东大学开展栖霞市“百企千岗进校园”活动,搭建校企对接合作平台,畅通“企业端”和“人才端”两端需求,形成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社会参与”的青年人才培育格局。


二、强化青少年权益维护,筑牢健康成长“暖心屏障”

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,团市委夯实“护航果都少年”公益品牌,坚持预防为主、干预为辅、服务为本,构建全方位青少年权益维护体系。


图片
图片

图片
图片


在青少年自护教育方面,线上科普与线下活动相结合,培养青少年自护能力。线上在“青春栖霞”公众号开设“青少年自护课堂”专栏,发布“远离毒品”“防溺水”“禁烟控烟”“防诈骗”“防欺凌”等多篇科普文章;线下以开展“青春社区·伙伴计划”为契机,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讲座、“拒吸第一支烟”签名活动、预防校园欺凌讲座、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,筑牢青少年自护屏障。


图片
图片


在困境青少年关爱方面,协同联动公益组织,持续推进“希望小屋”儿童关爱项目。联合栖霞市星光公益服务中心开展暖冬行动——希望小屋点亮微心愿活动,共送出12份“新年暖衣”大礼包;联合烟台市希望青少年发展基金会、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在唐家泊中心小学举办第九届“喜旺·希望工程微心愿直通车”公益图书发放活动,为全体学生捐赠图书263册;组织特殊志愿服务——由曾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志愿者作为主力,带领“希望小屋”孩子走进商场挑选新衣,用同龄人的共鸣化解陌生感。


三、深化青年服务工程,搭建青春建功“暖心舞台”

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,团市委紧扣青年实际需求,创新服务载体、拓展服务内容,让青年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城市的温度。


图片
图片

图片
图片


在服务青年建功立业方面,聚焦党政大局、深耕培育赋能、升级育才模式,激发青春建功新力量。开展乡村好青年遍访和“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活动,团市委领导班子带队前往重点企业调研,召开“凝聚青力量 果乡话振兴”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与乡村好青年“面对面”座谈会、高校“学子看家乡”活动,全面掌握青年发展动态、听取青年诉求,激发乡村振兴和苹果产业发展的青年榜样力量;邀请“链上”乡村好青年、青年企业家、返乡大学生实地参观栖霞市苹果产业链上代表企业、苹果种植基地等,进一步深化栖霞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“团青先行”工作品牌建设,引导青年释放建功活力。


图片
图片

图片
图片


在服务青年婚恋交友方面,聚焦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,以青年需求为导向,推出符合当代青年交友需求、贴合青年消费偏好、融合青年发展的青年系列活动。举办栖霞市“青young筑梦 相约杜家”乡村音乐会,创意开设“青耘市集”“梦想市集”等青春市集;落实团省委“脱单计划”联谊交友工作品牌,举办“青心烟台·‘栖’待有你”青年人才联谊活动、“青春有你 周末有约”青年人才系列活动等,为单身青年人才拓宽联谊社交渠道,不断提升青年在县域生活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让青年与城市“双向奔赴”。


下一步,团市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,继续深化“暖心工程”内涵,为青年施展才干、补能蓄电搭建平台,确保暖心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深度,让每一位青年都能感受到“栖霞温度”,在建设现代化新栖霞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。